汽车租赁行业5年来披露投资事件11起
新华08网上海12月14日电(记者刘雪)清科研究中心12月14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自2006年以来,已披露的中国汽车租赁行业投资事件共发生11起。其中,7起披露投资金额的案例累计涉及资金1.80亿美金。
汽车租赁行业受惠于国内消费转型升级概念,得到投资机构追捧,租车、一嗨租车以及易到用车网均获得机构的多轮投资。其中,租车在2006年、2007年和2011年完成三轮融资,海纳亚洲、麦达基金、启明创投参与其中;一嗨租车在2008年、2009年和2010年完成了三轮融资,披露资金累计超过9500万美元,启明创投、lgnition Capital、鼎晖投资、集富亚洲、汉理资本等投资机构参与其中。
随着中国居民消费能力不断提升,大中城市限购限行相继实行,企业及政府运营成本及支出管控加强,加之各类垂直领域车辆需求增长,面向个人及企业用户的汽车租赁行业呈现快速增长势头。据汽车租赁协会数据显示,我国汽车租赁产业正以年均20%-30%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15年,全国租赁车辆需求将达到30万-40万辆,营业收入将达到180亿元。
清科研究中心分析师张亚男表示,中国汽车租赁行业处于发展初级阶段,看似“钱景光明”的市场却暗藏危机,监管缺失加之行业无序竞争均成为行业发展的硬伤。中国汽车租赁发展市场发展面临困境主要有以下三点:
首先,行业监管极其不完善。一方面,未形成全国统一的监管政策法规,尤其是针对代驾服务的行业监管,迟迟未见;另一方面,行业监管部门较多,交通运输部、商务部等部门并未形成统一意见,甚至对于融资租赁,还涉及到金融监管部门,更是成为监管的灰色地带。
其次,诚信体系不健全导致汽车租赁流程冗长且不安全。目前,汽车租赁尤其是面向个人的汽车租赁需要户口本等重要证件作为担保,交易双方的不信任高筑用户进入壁垒。
再次,企业市场竞争乱象丛生,价格战成为“损人不利己”且又不得不追随的竞争策略。从目前中国租车市场企业参与者来看,以小型且地域性的汽车租赁公司为主,缺乏规模化及网络化运营的基因。此外,汽车租赁行业其实是一项重资产服务业,对于企业资金实力要求较高,盲目的价格战可能会使企业身陷囹圄,甚至步入部分电商盲目烧钱打价格战的后尘。